电池
-
汽车品质由什么拍板?标准立尺,技术砺矛,材料固盾,价值铸魂
继前两篇深度解析“普通家用车核心价值是什么”与“电车时代品质为何仍是刚需”后,本文将聚焦于高品质汽车的诞生密码——从标准体系到技术突破,从材料工艺到价值观驱动,层层解构品质背后的造车哲学。 世上恐怕没有哪种商品的使用环境,比汽车更严苛多变。电脑放在桌上,会因程序错误导致死机;洗衣机放在阳台,会缘于暴晒导致故障;但汽车不同——它既要完成数十小时长途奔袭的高强度运转,也要忍受日常通勤数小时低速蠕动的持续磨损。承受日晒雨淋、严寒酷暑的交替考验,甚至穿越高原沙漠与戈壁险滩。这种全天候、多场景、高强度的“极限生存”,远超寻...
-
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波动,会对电池企业成本控制产生哪些挑战?这些挑战如何推动技术替代与工艺改进?
在汽车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,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,其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电池企业的成本控制带来了诸多挑战。动力电池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锂、钴、镍等金属,这些金属价格的不稳定如同变幻莫测的天气,给电池企业的成本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。 原材料价格上涨时,电池企业面临着直接的成本压力。以锂为例,锂是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,当锂价大幅攀升,电池企业采购原材料的成本会显著增加。成本的增加直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,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更大的压力。若企业为了维持利润而提高电池价格,可能会导致下游电动汽车制造商的...
-
奇瑞的鲲鹏固态电池,开启电动汽车的新纪元
在电动车的快速发展中,奇瑞公司最近发布的鲲鹏固态电池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。尤其是它在零下30度的极端环境下,依然能够提供超过1500公里的续航,这一成绩无疑为其后续竞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现如今,众多车企正在加紧固态电池的研发,因为他们都清楚,未来的市场竞争将围绕固态电池展开,谁能掌握这一核心技术,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。 哎呦,各大汽车制造商在技术路线上的选择各有不同。有的品牌将重点放在提升性能上,希望通过提高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来赢得市场。这种做法虽然能显著增强产品竞争力,但随之而来的高成本也意味着这种电池通常只会...
-
四年行驶17.2万公里后,大众ID.3电池仅衰减9%
IT之家 7 月 16 日消息,德国汽车俱乐部 ADAC 公布了一项针对大众 ID.3 的长期测试数据。经过四年、总计 17.2 万公里(约 10.7 万英里)的高强度使用,这辆 ID.3 的 77kWh 电池仅损失了 9% 的容量,实际可用续航仅减少了 8 英里,远优于大众提供的电池质保标准。 在整个测试周期内,这辆 ID.3 经常被充至 100% 电量,并且经常在满电状态下静置数天,同时不断被不同的 ADAC 工程师轮流驾驶。尽管如此,电池的健康状况(SoH)表现稳定。根据 ADAC 记录,这块电池在...
-
增程车到底该配多大电池?科学计算告诉你!
增程汽车的电池容量选择需要在充电便利性、能耗和成本之间进行权衡: 电池太小:纯电续航里程短,需要频繁充电或频繁启动增程器,增加使用不便和燃油成本。 电池太大:电池重量增加,导致整车重量上升,从而增加能耗(电力或燃油消耗);同时,电池成本更高。 为了求解最佳电池容量,我将基于成本最小化原则建立数学模型,目标是最小化总拥有成本(Total Cost of Ownership, TCO),包括: 电池成本:与电池容量成正比。 能源成本:包括电力成本和增程器燃油成本,受电池容量影响(容量影响纯电续...
-
乐道L60深度体验:5天跑1万公里,销量暴涨背后的秘密
真是没有想到,我深度体验了一把乐道L60(图片|配置|询价),它作为一辆电动车,竟然以5天1万公里的极限挑战,且全程无需担心续航问题,让我大开眼界。通过“换电不换车”的创新模式,改写了消费者对电动车的传统认知,乐道L60(看资讯)以根本不怕万一,也不怕“一万”的实力,从而在二十到三十万的纯电SUV市场脱颖而出,成为家庭用户的心头爱!蔚来在国产纯电品牌冲进前三,这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努力与付出,今天,我就跟大家好好聊聊这款车。 说起乐道L60(用车口碑),就不得不提及它的销量,毕竟消费者的认可才是王道。2025年...






